董事長在年初兩次重要講話中特別提到了道路自信問題,目的是在集團發(fā)展的轉折點上,提振慶華人攻堅克難的信心。一事當前,有沒有信心拿下,對于成功來講具有決定意義,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。隨著學習董事長講話的深入,我覺得在講話中還有一層深意——“耐心”,我把它視為對“信心”的強力支撐。
通過樹立“三個自信”,集團上下重新堅定了奪取“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”勝利的信心。但同時,在一些同志的思想中也有一種想法在滋生。他們對改革、轉型的艱巨性估計不足,以為有了戰(zhàn)投的加盟便可一蹴而就;他們對蛻變的陣痛沒有準備,以為可以壇罐無損便能另起高樓;他們對“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”的過程認識幼稚,以為舉手投足便會立竿見影。我覺得,現(xiàn)在非常需要在大家的腦海里裝入一個大大的“耐”字。
“耐”,釋義為經(jīng)受得起。經(jīng)受得起則為有“耐心”、“耐性”;經(jīng)受不起則為“無肩”、“無量”。試想,肩不能扛、肚不能裝的人,能擔當改革重任嗎?!
“耐”,首先要經(jīng)受得起“失”。改革首先要革掉未能與時俱進的老觀念、老做法,所謂不破不立。而思維習慣、行為習慣往往是與個人愛好成正比的,拋棄自己喜歡、熟悉的東西,心是會疼的。另外,原有架構的調整、原有人員的更換、原有決策方式的改變、原有經(jīng)營模式的顛覆,都可能給人帶來不適,都需念上一道“耐”字訣。對待“失”,就要有董事長說的那種革自己命的精神,正視不足、承認不足,方能摒棄不足。就像三國時的關羽,刮骨療毒,坦然應之,因為他知道,不剜掉沾上毒藥的身體組織,是會丟掉性命的。
“耐”,還要經(jīng)受得起“新”。破舊是為了立新。新事物的出現(xiàn)往往伴隨著波瀾。因為新事物在宣示生命力的同時就在向陳腐挑戰(zhàn)。能否經(jīng)得起“新”的沖擊,能否認識新事物、學懂新事物、接受并運用新事物,也是對人“耐性”的考驗。這時的“耐”,突出地表現(xiàn)為可貴的求知欲,旺盛的學習熱情和鉆研、貫通的鉆勁,虛懷若谷,兼容并蓄。切不可學春秋時的那個葉公,聽說龍好,便說喜歡龍,可當龍真的來了卻反感、抵觸,甚至逃跑。董事長說我們干部隊伍存在“知識危機、激情危機、能力危機”,就是指這部分接受不了新事物的同志,因為他們?nèi)狈α⑿碌谋惧X。
“耐”,更要經(jīng)受得起“難”?!段饔斡洝防锏奶粕斒堑浞?,歷經(jīng)九九八十一難(包括誘惑),義無反顧?!半y”有硬刀子也有軟刀子,謾罵誣陷是打擊,阿諛奉承也是毒藥;山高路險是困難,一步之遙未必不是挫折。這些都要“耐”。困難像彈簧,你弱它就強。對困難的抗爭也是對命運的抗爭,人生的拐點往往是在誘惑和困難面前。董事長說慶華曾經(jīng)高歌猛進,那也是闖五關斬六將打拼來的,不是天上掉餡餅;現(xiàn)在遇到困難,仍然需要當年那股勁,只是需要比當年更耐得住性子、更加冷靜、更有勇氣、更有辦法。
“耐”,還帶有時間的元素。今年是中國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70周年,八年艱苦卓絕,“耐”字不可或缺。我們面臨的“新常態(tài)”少說得十年,第一個百年目標還需五年,拿下一個大一點的新型煤化項目起碼也要三四年。翻新老觀念需要時間,傳統(tǒng)項目轉型需要時間,形成完整產(chǎn)業(yè)鏈也需要時間,產(chǎn)品被市場接受還需要時間。飯要一口一口吃,仗要一個一個打,只要我們認準正確目標,做好長期艱苦奮斗的準備,再通過不懈的努力去穩(wěn)步接近目標,最終奪取目標就是個時間問題。總想一招見分曉,一口吃個胖子的人,無外乎三種情況,一是急于擺脫困境的好心;二是耐不住做艱苦細致工作的過程;三是寄希望于“上帝之手”的幼稚。鑒于此,倒是可以看看越王勾踐的故事,“苦心人天不負,臥薪嘗膽,三千越甲可吞吳”,還有比這個典故更有說服力的嗎?
“耐”,不是被動的。耐力,不僅是抗擊打的能力,完整地講,應叫搏擊力,防中有攻,攻中有守??渴裁矗烤褪强績?nèi)功。只有主動練好內(nèi)功,才能有“耐”的能力。同時,兵書云:最好的防守是進攻。在能源資源清潔利用的隊伍里,在資本市場的運營中,在多元化、國際化的布局里,我們要主動作為,強健“耐”的筋骨,支撐勝利信心,鼓舞團隊勇氣,最終取得成功。
信心和耐心是相輔相成的。董事長說要打造“一顆強大的心臟和一副健康的肌體”,就是指信心和耐心的有機結合。在樹立信心的前提下,耐心將起決定作用。
成大事者無不有“耐”的趣事;百里路廢九九者必成他人笑柄。
(來源:北京集團總部 王小強)
版權所有:中國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23219號-1 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502042994號